隨著家用智能手機的飛速發展,在許多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。
各種移動電話制造商也正在絞盡腦汁以提高其移動電話的賣點,無線充電就是其中之一。
特別是在過去的一年中,我們甚至可以看到個別手機的無線充電傳輸速度已達到55W。
就在小黑以為無線充電即將大放異彩之時,他遭受了打擊!無線充電傳輸功率有限!最近,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了征求意見稿,未作警告:“無線充電(電力傳輸)設備的技術要求”,其中明確指出,移動和便攜式無線充電設備的額定傳輸功率必須小于50W。
那么為什么工業和信息技術部突然“啟動”呢?無線充電?實際上,原因很簡單:為了用戶的健康。
當我們使用無線充電時,電能將轉換為電磁波,然后再轉換為電能。
毫無疑問,該轉換過程將釋放一定量的輻射。
當然,朋友們不必擔心,畢竟,目前無線充電對人體的損害基本可以忽略不計。
但是,如果將來無線充電功率越來越大,它應該引起注意。
目前,只有小米和OPPO這兩個制造商的無線充電傳輸功率超過50W。
但是,小黑不排除許多制造商已經秘密研究過,但這只能推遲。
對于此限制,網民請勿購買。
實際上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
畢竟,無線充電正在蓬勃發展,這一限制無疑是一盆冷水。
您知道小米11Pro最初計劃推出67W無線充電,但現在只能停止。
但是看到這一限制,蘋果可能會偷走它。
因為蘋果之前也發布了自己的無線充電設備-Magsafe,而Magsafe的充電傳輸功率僅為15W,遠遠低于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到的50W。
當然這只是個玩笑!但是,小黑想告訴大家,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只是“征求意見稿”。
并且最終的明確法規尚未最終確定,因此在此問題上可能還有回旋余地。
此外,小黑甚至認為此限制對于無線充電可能是一件好事。
限制好!小黑顯然在遏制無線充電的發展道路,為什么還說這是一件好事呢?讓我們慢慢聽小黑說話!首先,朋友需要了解一件事。
無論有線充電還是無線充電,標記的發射功率值通常是“峰值”,即最高值。
例如,小米11的55W有線閃光充電和50W無線閃光充電,其中的55W和50W實際上是可以實現的最高發射功率,并且并不總是能夠保持此值。
在大多數情況下,峰值傳輸功率只能維持很短的時間。
換句話說,即使一些制造商已經實現了120W的閃光燈充電,但是只能持續幾秒鐘的120W卻不如可以穩定傳輸的50W那樣實用。
回顧工業和信息化部的草案,朋友們是否理解這些含義?實際上,小黑認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在觀望,大功率無線充電傳輸的方向是錯誤的。
相反,重點應放在如何優化充電上。
其他行業也可能受到影響。
▲電動汽車也受到工業和信息化部征求意見稿的限制。
除手機行業外,其他行業也受到限制。
例如,電動汽車(包括摩托車)的無線充電設備的額定傳輸功率應小于22W。
它還說明了磁場強度的發射極限。
在閱讀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草案后,小黑想到了小米不久前公開的充氣技術。
如果要說磁場輻射更嚴重,則它必須在空氣中充電,畢竟設備之間的距離相對較長。
這很好地解釋了為什么小米空氣充電的傳輸功率僅為可憐的5W。
如果傳輸功率增加,將不可避免地對人體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所以這是原因之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