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8日,中國首個大容量存儲系統性能列表-中國MassStor100排名(以下簡稱MassStor100列表)正式發布。
MassStor100清單由“存儲評估聯合工作組”每年定期發布。
由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影像科學與工程分會與天津電子學院共同建立。
第一名單包括在政府,科學研究,教育,能源和醫療等十多個應用領域中的總共35個系統。
其中,來自Sugon的ParaStor和來自海康威視的DS-A視頻云存儲排名第二,有效容量分別為72.35PB和70.74PB。
生物醫學大數據為海量存儲提供了機會。
在列表中系統涵蓋的15個應用領域中,視頻監視,衛星遙感,云計算/云存儲,生物信息和氣象環境保護是典型的海量數據應用場景。
列表中超過50%的系統。
由蘇光提供存儲設備的天壇醫院,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科學研究所和上海瑞金醫院都在名單上。
可以看出,諸如生命科學,新藥發現,對新王冠流行病傳播的研究以及快速檢測等應用的迅速發展,加速了存儲技術與生物科學數據領域的整合。
特別是在2020年流行病防控工作中,科技防流行病顯示出創新實力。
除了病毒形式研究外,精密醫學和個性化醫學還為生物信息學,醫學和健康領域的存儲行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。
。
近年來,隨著基因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,生物醫學領域正在迅速產生大量數據。
以第二代高通量測序技術為代表的各種組學技術的迅速發展,促進了基因組,轉錄組和表的快速發展。
生命科學組學數據(如表觀遺傳學和蛋白質組學)的指數增長已將生物醫學數據推向PB時代。
當前正在開發的第三代單分子測序技術更快,成本更低,這進一步促進了生物醫學數據進入EB時代。
除了數據規模的快速增長之外,生物醫學數據還分散,難以有效地整合和分析,數據價值挖掘也很困難,如何更有效地使用它已成為一個嚴峻的挑戰。
Sugon ParaStor,挖掘生物醫學大數據的價值。
在研究海量生物醫學數據的應用規律時,蘇貢發現生物醫學數據具有多樣性,高維和復雜的內部結構,豐富的內容,相對分散的數據,并且難以進行高維和多層次的研究。
交叉口和共享。
在實現數據價值挖掘之前,有必要解決海量生物醫學數據的收集,共享和使用的三個主要問題。
首先是海量數據的收集。
通過性能和容量的線性增長,Sugon分布式存儲系統ParaStor可以以每12-18個月10倍的速度滿足生物醫學數據的快速增長。
有效存儲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;然后共享海量數據。
ParaStor可以為單個全局命名空間中的用戶構建EB級容量的虛擬存儲池。
所有客戶端共享對同一命名空間下所有對象的訪問。
數據,有效簡化海量數據管理的復雜性;最后,使用海量數據。
Sugon ParaStor擁有一個100Gb / s EDR Infiniband高速存儲網絡,可以有效地解決該平臺,以處理海量醫療數據,大文件存儲方案,高聚合帶寬和小文件存儲方案。
IOPS存儲要求。
多年來,Sugon一直深入生物醫學領域,為上海瑞金醫院,北京天壇醫院,北京基因組研究所,上海生物科學研究所,上海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提供產品和解決方案。
,并有效地支持醫學成像和遺傳學。
測序,冷凍電子顯微鏡和藥物開發等應用程序的穩定運行。
未來,Sugon將充分發揮其企業優勢,加速技術創新,并為生物信息學領域的用戶提供更先進的產品和服務。